阿橘.P

人生八件事——
看看戲
逛逛展
打打字
爆爆肝
追追星
讀讀書
解解饞
開開小花

人過30的二三事(二):好好餵自己吃飯

  體會到外食與自炊對於身體差異的,應該就是兩年前在日本當交換學生的那段日子。日本外食花費高,主食多為澱粉和肉類,加上青菜又以生吃為主,雖然不油膩,但已經習慣一日五蔬果的臺灣人腸胃,真的是鐵定便秘。所幸首都大學東京提供的宿舍,是夢幻的北歐式開放廚房,鍋碗瓢盆樣樣不缺,實在是下廚的天堂,於是等大同電鍋一寄到宿舍,便開始了每日兩餐自己煮的人生。

  說起來因為我爹我娘都狠會做飯,家裡小孩舌尖也都敏銳,挑得緊,倒不是說挑食,而是吃過後大概就能記憶味道,所以在日本就靠著阿基師的youtube,把腦子裡見過的程序實踐出來,拿復原風味當作修復古畫,在日本鄰居和同學的眼中,柏さん竟然成了料理天才w

  日本不適合外食倒不是因為對於健康的負擔大,而是在於花費高,臺灣則是相反,便宜,但調味重,對心血管都不好。20幾歲的時候新陳代謝快,打工也都是需要花體力,不覺得有甚麼差別,然而從日本回來後,想說終於可以當飯來張口就好的屁孩(因為要寫論文啦),卻在一個多月後感到有點不太對。

  每天吃飯縱然是吃飽吃足了,可好像就是沒有舒服的感覺,後來隨便找了一天自己做了一頓,突然恍然大悟。

  因為知道是為自己而做的,不管是切,是煮,是爆香,每一個環節都帶著回返自身的意念,完成的料理縱使比不上外頭的味道,但你的身體會全然地接受它,不只是胃的飽足感而已;而外食並不是為你而做,而是為了做生意而做,它的味道目的是不辜負付出的金額之價值,而不是不辜負自己的吸收,好像很玄,但這種細小而微妙的差異,在最近不斷尾牙尾牙的時節當中又感到更加地明顯(笑)

  在餐廳吃完,回家路上胃總是努力消化翻攪,但即便是將打包帶回家的剩餘料理,炒香作為湯底,加入新鮮的蔬菜煮成一人份的火鍋,吃下去身體的反應也都與在餐廳吃下去時的感覺大不相同。(這裡真的不是在說好吃不好吃XD)

  自己做飯呢就跟定期運動是一樣的,時間久了,就會成為習慣。

  為自己做飯,餵自己好好吃頓飯。

评论
热度(2)
©阿橘.P
Powered by LOFTER